是酸,吴导这回算是把他们脸都抽肿了,只能继续搬李按救场了,李按第一次拿金熊奖是那部电影叫什么来着”
郭涛端着茶杯,慢悠悠地抿了一口:“1993年的《喜宴》,没记错那时候李按39岁了。”
“若是真比,张艺某导演28岁才上学,37岁靠着《红高粱》拿下金熊奖,还比李按小两岁呢.”刘桦点头附和道。
岳小军没说话,推了推眼镜,低头刷着手机,轻声道:
“内地媒体反击了,这一次还挺齐心的。”
众人凑过去,只见屏幕上几个标题,字字如刀,直戳宝岛软肋。
《新京报》娱乐版块率先发声:酸味莫太大,公道自在人心,未来路很长!
《南方都市报》紧跟其后:吴宸下一个李按?电影人不需要活在前辈的影子里!
“没想到啊,这次南方都市报都帮忙了,之前它可是逮谁挖苦谁。”众人啧啧称奇。
“别忘了,吴导是广府佛山人,南方都市报怎么可能忘记这一点,若是吴导回珠影厂,熬完资历说不定还能得当老大呢。”
“有道理,咦,光线的《娱乐现场》怎么发了那么多条新闻?”
“.”
就在几人疑惑之际,吴宸宿舍这边,几人正围着桌子盯着电脑屏幕。
吴宸的《活埋》入围柏林,某些人急了?
大师不是用来“捧杀”后辈的!
“宸哥,你和光线有关系?”向灼扭头问道,满脸好奇。
吴宸皱眉,摇了摇头:“没啥关系。”
“奇怪了,感觉最积极的就是这个《娱乐现场》!”褚天舒嘀咕。
“管他呢,只要帮宸哥说话就成了,赶紧看看下一个,妈的,宝岛的媒体还能比我们多?
他们还没咱们一个省大,那么能蹦跶.”
吴宸瞅了一眼时间,抓起外套往外走。
宿舍里暖气太足,热得他脑门冒汗,推开门,寒风扑面而来,夹着雪粒打在脸上,刺得他一哆嗦,连忙裹紧大衣。
晚上六点,他赶到宁浩说的老店,推开木门,一股羊肉的香气混着炭火味扑鼻而来。
店里热气腾腾,窗玻璃蒙着白雾,墙角的老式收音机吱吱啦啦放着曲儿。
包厢里宁浩几人围着桌子,锅里打底羊骨翻滚,汤汁咕嘟咕嘟冒着泡。
见吴宸进来,宁浩第一个嚷,起身招呼,“师弟来了,快坐,锅都开了!”
黄博几人一个个挨着起身介绍。
“吴导,您好,我是02级高职配音班的黄博.”
“郭涛.”
“岳小军”
吴宸笑着挨个打了声招呼,扫了一眼,心里暗叹,宁浩选人永远都是这些味。
而且若是合作开了,几乎很难看到宁浩选新人。
这既好又不好,不过每个导演习惯不同,不能强求。
说话间,门吱呀一响,中影监制张强推门进来,三十多岁,戴副黑框眼镜,笑起来挺和气。
他快步上前,先跟吴宸和宁浩握手:“吴导,宁导,不好意思,来晚了!”随后才跟众人打了招呼。
“剧组人基本齐了,开吃前,我得先谢我的师弟,吴宸吴导。”宁浩站起身,微微鞠躬,“没他,就没咱们这群人聚在这儿。”
“师兄,别这么气。”吴宸也起身,连忙扶住宁浩,笑得有点无奈。
宁浩没说话,邢爱那抢先道:“要谢!没师弟你,宁浩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把这剧本搬上荧幕呢!”
“还有中影的韩总和张制片。”宁浩接着道,“韩总今晚没来,但我打心底感激他。
张制片这些日子帮了我很多,我以前拍那两部全是草台班子,预算潦草,有了张制片,剧组才算走上正轨,以后还得靠您多照应。”
张强起身摆手:“宁导,言重了,言重了!”
“烫肉吧,烫肉吧,肚子饿了。”吴宸见状,笑着打圆场,拿起筷子往锅里夹了块羊肉,烫得直吸气,“这汤底够味儿,老店的手艺没得说。”
众人纷纷动筷,羊肉片在锅里翻滚几下,捞起来蘸点酱,热乎乎下肚。
千里之外,江浙《神雕侠侣》剧组驻地,天冷得像冰窖,屋外风声呼啸,吹得帐篷哗哗作响。
屋里却暖意融融,火锅桌旁热气腾腾。
刘伊菲围着火锅桌,裹了件红色羽绒服,毛绒领子衬得她脸蛋像刚剥壳的荔枝,白里透红。
她穿着条浅蓝牛仔裤,脚蹬一双毛靴,头发随意扎成马尾,几缕碎发垂在耳边,被火锅热气熏得微微卷曲。
桌上牛羊肉堆得像小山,汤底咕嘟咕嘟冒着泡,她夹了片牛肉放进嘴里,烫得小嘴一抿,眼角却弯成了月牙。
手机屏幕亮了下,她低头一看,是吴宸的消息:“师姐,今晚在吃火锅!”
闻言,她眼眸一亮,笑嘻嘻的回了一句:“巧了我也是。”
看着张纪宗、于敏
第84章 两岸媒体交锋,刘伊菲的小肥猪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